汾酒原酒是(汾酒是白酒)

车夫人      编辑: 阎若 阅读

1. 汾酒是白酒

酱油瓶内加一点汾酒,可防酱油发霉。

2、醋中加一些汾酒,再掺少许食盐搅拌,不仅能保持原有酸味,还能变香,日久不坏。

3、新胶鞋、球鞋内以汾酒喷入,至海绵垫不能吸收为度,晾干后再穿,则不会臭脚。

4、把豆类装入塑料袋或容器中,喷少许汾酒并搅拌一下,然后将袋口扎紧或把容器口盖严,可防生虫。

5、炒鸡蛋滴几滴酒,炒出的蛋松软味香。

2. 汾酒是白酒还是黄酒

汾酒又被称为杏花村酒,是我国的传统名酒,产地在山西省汾阳市的杏花村。

汾酒有着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被载入史册,成为国酒。到了宋朝时期,随着蒸馏技术的突飞猛进,汾酒由原来的黄酒状态,演变为现在清澈透明的样子。汾酒酿造时使用了山西本土的粮食,及汾阳当地有名的泉水,所以味道醇厚香绵,口感爽洌,是清香型白酒的代表。

3. 汾酒是白酒还是啤酒

五十多斤啤酒 酒度的定义是指酒中纯乙醇(酒精)所含的容量百分比。如某酒100毫升中纯乙醇含量为10毫升,这种酒的酒度就是10°,但容量是随温度高低有所增减的。我国规定是在温度20℃时检测。也就是20℃时,100毫升酒中纯乙醇含量多少.

45度汾酒一瓶含有酒精450克,浓色啤酒5度含酒精50克,一瓶汾酒差不多相当于10瓶啤酒。

4. 汾酒是白酒之源

汾酒是中国白酒的源头。在元代,山西杏花村开创了中国酒业的白酒时代。之后,在明清两代晋商的传播下,山西汾酒的酿造技术先后传播到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改写了许多省份没有白酒的历史。当今中国名酒产地贵州、陕西、四川的白酒,都与山西汾酒有着传承关系,这些都有确凿的历史依据。所以说,山西杏花村是中国白酒的主要发源地,山西汾酒是中国国酒之源。

5. 汾酒是白酒的鼻祖吗

不管是啥酒,喝多了都会上头。汾酒是国家名优白酒,品质还是有保证的,适量饮用汾酒不会上头。现在大家都注重保养身体,朋友聚会尽量不要酗酒或者强迫别人过量饮酒。饮酒驾车,酗酒造成别人身体受到伤害,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都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6. 汾酒是白酒酿造技艺的教科书

是指汾酒的战略布局是5+1,5款主打产品加1个总体布局。

汾酒是中国白酒产业的奠基者、是传承中国白酒文化的火炬手、是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教科书、是见证中国白酒历史的活化石。汾酒的历史非常悠久,我为什么说汾酒的地位要高于茅台和五粮液,因为茅台和五粮液这两个酒厂建厂的时候,如果没有汾酒帮忙,他们根本建不起来,所有的技术都是汾酒提供,包括设施,工艺等等建议。

7. 汾酒是白酒产业的

汾酒属于清香型白酒,它以高粱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等数十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

1、汾酒在酿造过程中要加入特殊的酒曲-大曲,这种酒曲是经过杏花村人千年酿酒工艺的结晶 先来说说汾酒制曲,汾酒的曲分三种--红心、清茬、后火。三种曲由相同的原料做成曲砖,在曲房里自然发酵。

2、发酵过程中通过曲房师傅开关窗户来控制发酵温度以使相同的原料经过发酵而成为三种不同的曲。曲房的师傅相当辛苦,一般不能回家,就住在曲房里。一个曲房2000块曲,每两天就要翻一次。 曲块发酵好后就放在室外3-6个月,使其中的微生物结构趋于稳定。

3、之后就进入酿酒一步了。 三种曲按照一定的比例粉碎,而后掺入高梁等原料里,上锅蒸透,入缸。这里要说一下,汾酒发酵最大的特点是地缸发酵,靠棉被保温,靠地热和发酵自产的热量来提供发酵所须的热量。

4、发酵期为28天。出缸、蒸馏。

这出来的酒叫头茬酒。头茬蒸完后原料不弃去。从蒸锅中取出直接和上曲回缸再进行28天的发酵。这次蒸出来的酒叫二茬。这之后原料里的淀粉基本已经利用完了。

汾酒的包装确实太杂了,有好多系列,但汾酒厂里的人一致认为最能代表汾酒风味酒就是青花瓷,其次就是棕色、单坛的53度十年陈酿老白汾酒。 竹叶青是以汾酒为原料,配以竹叶、黄芪、当归等中药材制成的酒。

长期少量饮用有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竹叶青讲究"互不露头"。即酒味和中药材的味道互相抑制,酒中喝不出任何一种中药材的味道,而酒味也大大降低(这也是为什么竹叶青能放倒那么多人的原因)。因此喝竹叶青就一定要喝45度的。

扩展资料传承价值

汾酒是中国白酒行业“清香型”的代表,也是留存下来的品质独特罕见的白酒类型,在整个酒文明及人类历史的发展沉浮中,它始终具有无法取代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其工艺价值。

1、不可取代性。虽然汾酒无法回避现代工业机械化生产的趋势,但汾酒酿造中除了一些可以有标准化控制的工序如磨碎机、踩曲机、冷却机代替了传统的石磨、人工踩曲和木锹外,其他主要工序都需人工介入、监控和灵活把握,如养曲、制曲的温湿度随不同时节的灵活控制。

“两晾两热”生产三种曲不同的严格操作,发酵时保温幅度的细微调整,蒸馏前用簸箕装撒熟糁的时机和力度等,都凝结着几千年酿酒经验的总结,凝结着现代机械化无法取代的传统智慧与价值。

2、民族性。不同于西方液态酒精先糖化、后发酵的酿酒方式,中国传统是固态曲的发酵酿酒,酒曲糖化和发酵是同时

8. 汾酒是白酒起源

汾州府,汾阳城,离城三十杏花村。

杏花村里出美酒,杏花村里出贤人。

汾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是我国名酒的鼻祖,我国最负盛名的八大名酒,都和汾酒有着十分亲近的血缘。汾酒有着清亮透明,气味芳香,入口绵绵,落口甘甜,回味生津的特点,一直被推崇为“甘泉佳酿”和“液体宝石”。

汾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1982年秋,由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文物局组织的晋中考古队在山西进行为期半年的考古发掘,这是我国考古史上一次重要的考古发掘,特别是在山西杏花村遗址中,发现了仰韶文化时期造型独特的小口尖底瓶,经过专家论证,这是人类最早的水器和酒器。

杏花村遗址酿酒容器的出土,说明中国早在6000年前就已发明了人工谷物酒。它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目前最古老的酒器之一,为中华酒文化的起源找到了珍贵的标本,同时也印证了山西杏花村汾酒实实在在是6000年传承的结果,进一步丰富了我国源远流长的白酒文化,改写了中国酒史乃至世界酒史。

公元561年,北齐皇帝武成帝高湛劝侄儿河南康舒王孝瑜:“吾饮汾清两杯,劝汝于邺酌两杯,其亲爱如此。”此事记载在中国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的《北齐书》,可见在距今1500前的南北朝时候,“杏花村”汾酒早已成为宫廷御酒,应该说:“北齐宫廷酒,今日杏花村”。这是杏花村汾酒可靠的第一次成名,汾酒史上的第一座丰碑。

唐代“杏花村”汾酒又迎来高峰,这时杏花村酿酒作坊达70多家,出现了“长街恰逢登瀛处,处处街头揭翠帘”的盛况。杜甫来此畅饮,李白前来“醉校古碑”写下:“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的诗句。唐代以前的酒是“浊酒”,“杏花村”汾酒于唐代在北齐汾清酒的基础上酿出了中国酿酒史上第一家“蒸馏白酒”成为“汾洲贡酒”,今天应该说“唐时宫廷酒,今日杏花村”。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春天途经汾阳寻踪唐代功臣郭子仪故居时,写下那首流传千古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来,杏花村就成为美酒产地的代名词。诗以酒传名,人们以杏花村汾酒之名记住了《清明》诗,酒以诗飘香,人们以《清明》诗闻到了汾酒飘香。

杜牧对杏花村汾酒的赞歌成了汾酒魂,更是杏花村汾酒在中外历史上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名扬天下的第二次成名,汾酒史上的第二座丰碑,她是中华民族古老酒文化的奇葩,中国酒文化的摇篮,名符其实的“千年佳酿”。

宋代以后,由于炼丹技术的进步,在我国发明了蒸馏设备。1975年从河北省青龙县出土的金代蒸酒的钢制烧锅,可证明至少在宋代我国已有蒸馏酒。我国的白酒,包括汾酒等名优白酒在内,都是由黄酒演变和发展起来的。明清以后,北方的白酒发展很快,逐步代替了黄酒生产,此时杏花村汾酒即已是蒸馏酒,并蜚声于世。

1915年,杏花村汾酒以其独特的品质风格,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一等金质奖章,其声名传播于世界。解放后,在全国第一届评酒会议上被评为我国八大名酒之一,在全国第二、第三届两届评酒会议上都被评为全国名酒。

汾酒酿造有一套独特的工艺,“人必得其精,粮必得其实,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明,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形成了独特的品质风味。汾酒杏花村,必将凭借它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取得更大的成就,再创辉煌!

9. 汾酒是白酒吗

白酒、曲酒和汾酒的区别是:

1、白酒是中国特指蒸馏无色粮食酒;

2、曲酒是指用酒曲酿造的酒;

3、汾酒是曲酒也是白酒,也就是说用酒曲酿造并经过蒸馏工艺。 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食用白酒的浓度一般在60度(即60%)以下(少数有60度以上),白酒经分馏提纯至75%以上为医用酒精,提纯到99.5%以上为无水乙醇。 酒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我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早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酿酒技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已发展到能生产各种浓度、各种香型、各种含酒的饮料,并为工业、医疗卫生和科学试验制取出浓度为95%以上的医用酒精和99.99%的无水乙醇。 由于酒的盛行,犯罪率急剧上升。喝酒让人容易麻痹,不清醒从而进行失去理智的行为。

10. 汾酒是白酒的老祖

明朝初年,孙氏先祖叔伯堂兄弟十八人,从山西省迁徙山东、河南、江苏一带。孙氏世代诗礼传家,耕读为本,世代生息繁衍,逐步兴旺发达,成为各地大姓之一,黄河中下游很多地方都流传着十八公的传说。孙氏十八公后人遍及各地,族中人才辈出,精英荟萃。几百年来,也出现诸多仁人志士、先哲贤达。历代子孙辛勤耕耘营建家园,为国民的安危和兴旺发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谱写了辉煌移民史。十八公,他们的足迹,他们的传说,在黄河两岸,在微山湖畔世代传唱,让后人追思不已,代代敬仰。

1368年,一个寒冷的冬天,那年的正月初四,在先祖们还在走亲戚串门相互拜年的时候,中国已经改朝换代了。朱元璋在各地高奏凯歌,全国统一,于是他在应天即位,号称大明,建元洪武。

而此时孙氏的先祖们,只知耕耘不问政治的他们还沉浸在亲戚端上的汾酒的酒香里,也许还谋划着来年是否要买头耕牛,明后年该为将要成家的孩子盖间瓦屋了,当时年少的祖先去文庙祭拜孔夫子去了,希望能保佑自己考取功名。殊不知,天下已经大乱,就连这点计划也即将成为空想。

洪武二年,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为了尽快恢复社会经济,几经考虑,他作出了大移民的决定。选定洪洞作为大移民的调集地。据史载,明初山西迁民,不管黎民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也就是说,历史上著名的的洪洞大槐树大迁民就要开始了。

先祖们或许早就听到了要移民的消息,都在踹踹不安地等待着官府最后的通知。从府到县到社到里,官府诏书大告天下,开始移民。孙氏族人顿时人心惶惶,老人妇人痛哭流涕,或许那时还有七八十的长者,看到自己的子孙要被迫移民,伤心之极。家族在祠堂召开家族会议,明朝移民多采用招诱、征派的办法,徙民条律载“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可是纵使外面的世界再好,谁又肯背井离乡呢?或许家族进行了商议,由于孙氏族人口众多,家里有老人或小孩需要照顾的留下,各家挑选年轻力壮的进行移民。或许大家还怀着不久就能回来的梦想,各家商量后,挑出十八位叔伯堂兄弟应诏移民,这就是孙氏十八公,他们凭着年轻承担起了家族的责任、承受起历史的使命。

六百多年后,我们梦想演绎着他们颠沛流离的移民生活,或许难以想象他们那时的经历,这些想象的场景就算作为我们对祖宗的追忆吧。

官府没有给祖先留太多的时间进行处理家务,时间紧呀,家里人将他们的行李进行打包分类,嘱咐他们,路上一定照顾好自己,嘱咐他们过一两年等生活稳定就回来看看。按照官府的规定,日期到了,或许是秋天的一个凌晨,太阳还没有出来时,官吏的锣声响起了,该上路了!他们收拾好行李,相互喊着起行了,留下的老弱病残和孩子把外迁的族人送到村口,喊声、哭声一片,有刚结婚的夫妻,有年迈的老人,有牙牙学语的婴儿,千叮咛万嘱咐,催人泪下的悲情呀,怎一个痛字了得!这是一个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场景,不光发生在孙氏十八公身上,也发生在山西数以万计的移民身上。十八公们带着自己年龄不大的孩子或身体较好的老人,或者妻子,一步一回头地向留下的亲人们告别,反复地说着:“我们还要回来,我们还要回来。”

农家出来的先祖们像流民一样,一路上风餐露宿,苦不堪言,晚上找个背风的地方,找些荒草铺一下将老人和妇人安顿下来,又找来水,用自带的锅烧点水,吃点干馍馍,最奢侈的是,带出来的咸菜还能解解馋。晴天还好,一旦碰上阴雨天,老祖们该如何度过呢,生火火不着,睡觉地又湿,脚上的布鞋已经磨破,真是饥寒交迫嫌夜长,天天梦回是家乡。时间长了,大家慢慢地麻木了,也没有了抱怨,也没有了悲伤,也没有了言语,只是日起赶路,日落休息。有时为了能赶到驿站,需要披星挂月日夜兼程。或许官府的驿站是先祖们最想去的地方了,虽然那里也只能提供些稀汤,也算有点寄托了。先祖们成月都见不到一点青菜,沿途上常常看到路边有人死去,如果身体虚弱,雨水一淋就可能大病一场,加上劳累饥饿,就可能客死官道边上。可怜的先祖们呀,前途漫漫,却不知何处可以安身。

先祖们随着移民队伍沿汾河一路南下,过浍河,转向东南,到达黄河北岸。先祖们日夜想象的目的地就要到了,“闻道大河南,人家富黍稷。”过了黄河就该到地方了吧,既害怕又期望的地方。从山西到洛阳、开封一带要过的就是“晋楚孔道”,从山西经风陵渡、茅津渡、白鹤渡等地过黄河来到洛阳孟津渡、富平津、小平津、西沃渡、狂口渡等著名渡口。

在黄河上行船十分危险。水流湍急,暗流涌动,船工稍不注意,船只就会翻沉,在孟津铁谢渡口一带行船,河面虽宽,河水深浅不定,船只搁浅的事情时有发生。以前洛阳是有浮桥的,在祖先到来之前的百年前就被宋朝的皇帝给拆了,大家把带来的锅、行李、甚至于独轮车都搬上了官船,船或许不大,大家只能分批坐上官家的渡船,提心吊胆地到了南岸。

经过六百里的的奔波和跋涉,终于到了大河之南,到了河南了!

孙氏先祖十八人到底是什么时候到的洛阳,不得而知,官方没有记载。对山西移民的记载:“太祖洪武二十一年戊辰(1388年),迁山西泽州、潞州无业者到河南垦田。此为洛阳第一次接收山西移民。翌年,再迁山西居民到河南,是为洛阳第二次接收山西移民。”

坑坑洼洼的土路上,只有移民深一脚浅一脚地挪动着,北风携着黄沙飞扬,天气布满阴霾,未来的家园是什么样子?他们不知道,只知道前面有广袤的土地,能够接纳这些北方的移民。

又是三百多里,先祖们到了开封境内。

在开封东北二三十里地,西黄河岸边,有个官府的埽场,就是当时官府制作护堤用的工具的地方,人们将秫秸、石块、树枝捆扎成圆柱形用以堵口或护岸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埽,黄河岸南边住着些制作埽的人,现在这个地方叫埽街。先祖们走到这里应该是再次分手,曹县娘娘营东街家族传说十八公就是在这个地方分手的,兄弟中其中的两个,是亲兄弟,于是和堂兄弟作别埽街,往东北而去,他们走了大约一百三十多里地,落脚在赵王河畔,新安社马尾墙村,这个地方是开封府祥符县最东边了,雍正年这个地方划归山东,今名山东省曹县娘娘营村,这里的家族称始祖孙伯通,二世名失讳尊为大公、二公,家族传说大公、二公就是十八公之列的。

也许还有一支,我们的居忠公,到了卞梁(开封)南二十五里地的南孙庄,由于信息少,没有考证,只在我们沛县族谱里看到。

其他的兄弟们继续沿河向东,一天的行程吧,也在开封官场(我们族谱记载十八公是在开封官场渡分手的,也许说的开封北的渡口,也许是兰考的官场,都属于开封),他们陆续分手,一支沿北黄河向东北而去,散落鹤壁内黄一带,范县一带,也可能有一支到了夏津。这一支,传说明初十八堂兄弟从河南分手后,一部分来到了夏津,在夏津生活了六世。六世祖德宝公于明代万历初年带家人到了济宁,德保公被济宁玉堂孙氏尊为始祖。或许还有族人就是在这次分手时,其中一支到了金乡一带。反正都离黄河古道不远吧!

微山湖呀,最后一批先祖来到了这里。

十八叔伯堂兄弟中有亲兄弟五人,名仁、义、智、道、远,当他们来到了微山湖畔,看到这里比较适合农业又可以捕鱼,生活或许就有了依靠,还是先祖老实听官府的话,同族不能居一村,于是几个兄弟就环湖分居于丰、沛、鱼、滕诸县。长讳仁、次讳义、三讳智、四讳道、五讳远。仁公卜居鱼邑欢上,义公居鱼邑孙庙,智公居巨野沙沃孙庄,道公落籍丰邑常店,远公却不知道散居到了哪里。有传说这五位老祖捕鱼为生,因捕鱼工具叫欢(音),故居住地起名十三欢,五支远公因家乡湖边经常闹洪水无法生活,后北上迁居到了德州洼。

其中有先祖孙广,落居独山湖东畔辛安村,这里位于南四湖流域,濒临独山湖,地理位置好,水运条件优越,生计也应该好解决,可是随后湖水常常泛滥,无奈一家又移居北边十里的奎子村(旧称库子)。孙广有两个公子,一个去了鱼台县清河镇孙桥村,一个在奎子村。鱼台县孙桥村有传说他们先祖广为亲兄弟三人,分住鱼台县孙桥、滕州奎子、济南迎风(或青峰)街(此地无考,可能后迁外地或者回迁滕县)。三个人也许是二世公,这些需要我们慢慢考证,只知道这里有我们十八公落居此处,也许是十八公后两三代移居此处。

另外一支,他们亲兄弟三人,分居沛县及周边地区,他们亲兄弟共五人,名为居贤、居圣、居正、居中,居考,有亲兄弟四人外迁,居考公留在了山西省太原府,平遥县北山附近,该是中都乡附近吧。四支居中(忠)在开封分手时到了开封南,三个兄弟也在微山湖附近居住了下来。长支居贤公居沛城北孙井,二支居圣公定居山东省欢上,三支居正公住山东省鱼台县城北三十里孙庄。各地尊居贤、居圣、居正、居中为一世祖。

从山西平遥,到洪洞,从洪洞到河南,从河南到山东,从山东到苏北,十八公,在几个月甚至于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历经风雨,行程两千多里,最后一群人落居苏北,这里距离东海只剩下四百余里了。十八公移民或许就到此结束了吧。

孙氏十八公后人为纪念先人,经过多方查询,现存各支系家谱,举办族亲联谊会、座谈会等形式,使十八公后裔支脉逐渐清晰起来,再现了历史场景。对于敦亲睦族、凝心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将发挥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